2008年因为十城万盏工程,一大批没有路灯生产经验的电子企业开始涌入LED路灯行业。由于竞争激烈,无利可图,从2009年底开始,很多以前没有路灯生产经验的厂家开始退出,转而投身LED商业照明行业,今天同样因为缺乏对海外灯具市场的了解,而遭遇产品召回的“滑铁卢”。2011年以来,LED灯具产品遭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通报3起,主要原因为LED灯具在无隔离变压器条件下使用易过热,容易引发火灾;灯具结构设计不合理,易发生短路,造成产品过热,致使用者灼伤以及灯的次级线圈与主体金属相接触,易引起触电的情况。
为何我国LED灯具产品频遭召回通报,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其一,生产企业准入门槛低,对国外标准缺失。生产企业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主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对诸如国际标准IEC62560:2011以及相应的国家标准《关于普通照明用50V以上自镇流LED灯安全要求》(GB24906-2010)认识不深,产品出口后遭遇国外通报的现象时有发生;其二,企业质量意识有待加强,产品缺乏质量保障。金融危机以来,不少企业纷纷转向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的中东、南美、东盟地区。这些新兴市场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政府监管不到位、对产品没有质量认证等要求,缺乏质量追溯体系,降低了出口LED灯具的整体质量;其三,检验检疫部门监管力度有待加强,对LED灯具产品需进行风险分析。由于该类产品刚列入法检目录,目前采取过渡期的政策,因此对LED灯具的检验监管力度还有待加强。
在全球健康,环保,能源危机极大的压力下,未来照明发展趋势节能环保健康将成为主旋律,LED产业是正在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我国照明企业要在危机中把握商机。受召回事件的影响,海外市场在短期内有可能会对我国制造的LED灯具产生信任危机,但长期来看,并不会动摇中国全球LED照明产品制造中心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