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区域通关一体化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通关一体化 |
|
| 巴西提高进口关税 中国车企加速海外建厂 |
| 日期:2011年10月9日
浏览[746] |
巴西提高进口关税 中国车企加速海外建厂
时间:2011-10-0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巴西政府的一纸关税新政,让希望深耕巴西市场的中国车企不得不重新调整出口战略。日前,巴西政府要求在巴西市场销售的汽车,其配件国产率必须达到65%以上;没有达到国产化指标的进口汽车,应缴纳的工业产品税(IPI)平均税率将提高30个百分点,达到37%~55%。 业内人士预计,该措施将使巴西市场上的进口汽车价格上涨25%~28%。提高汽车工业产品税,主要针对近年来进口量猛增的中国汽车和韩国汽车,以保护本国汽车市场。而身处其中的奇瑞、哈飞、江淮等中国汽车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在巴西的市场布局。 曾经的出口天堂 目前,巴西市场是全球排名前五的汽车市场,欧美车企早已在当地布局生产。近两年,日本、韩国和中国车企也纷纷扩大了在巴西的市场销量。 2008年,长安等3个品牌的中国汽车首次进入巴西市场,当年销量为1031辆。如今,在中国汽车进入巴西市场三年后,销量已猛增数十倍。目前,出口巴西的中国自主品牌主要有奇瑞、江淮、力帆、哈飞等。只有奇瑞汽车在当地设厂,该厂也要等到2013年才能投入使用,而其他早已进入巴西市场的欧美汽车厂商,均已经在当地投资建厂。 奇瑞汽车自2009年进入巴西市场,今年上半年出口累计达1.8万辆,同比增长321%,已超过奇瑞出口总量的25%。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奇瑞汽车就在巴西27个州建立了80多家汽车代理行。刚刚打开巴西市场的江淮汽车,今年1~7月份出口到巴西的轿车达2.7万辆,这个数字超过中国其他品牌同期出口巴西轿车的总和,其全年有可能出口巴西4万辆。 据统计,江淮、奇瑞和哈飞的汽车销量在巴西分别居第14位、第15位和第16位,它们在巴西汽车市场的销售份额分别是0.92%、0.84%和0.61%。巴西全国汽车经销商联合会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8月,7个品牌的中国汽车在巴西市场销量总计达43782辆,比去年全年的17277辆高出一倍多。 作为汽车出口巴西的主流企业,奇瑞和江淮两家自主品牌车企或将受到较大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致电奇瑞公司和江淮公司的相关人士,奇瑞汽车公司副总经理金弋波表示正在寻找应对措施,江淮汽车相关人士则表示暂不予置评。 出口战略受阻 今年以来汽车产销增幅的持续下降,以及发改委不断警示的产能过热风险,令中国汽车的“走出去”战略显得更为重要,而频繁的贸易壁垒却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障碍之一。为了避免重关税并满足当地政府的本地化生产要求,我国汽车企业正在加速海外建厂的步伐,以规避贸易摩擦对汽车出口的负面影响。 俄罗斯2008年末开始提高进口汽车关税政策,使曾经是中国汽车出口第一大市场的俄罗斯汽车出口量滑至谷底,目前只有区区几百辆。而这一次巴西“高关税”似乎又在上演相同的一幕。 巴西出台的这项被指意在保护当地汽车工业的新税政策,平均税率将提高30个百分点,目前巴西汽车工业产品税税率在7%~25%之间,调整后提高到37%~55%。该措施至2012年12月有效。该新税政策规定,在巴西市场销售的汽车,65%以上零配件须产自巴西和南方共同市场其他国家(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在巴西投资建厂的外资企业,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汽车生产线建在巴西,其中包括汽车发动机和汽车底盘的生产。 加速海外建厂 巴西市场对于中国汽车海外扩张计划举足轻重,研究机构认为,奇瑞汽车和江淮汽车等试图重走现代起亚的道路,用低成本车型占领新兴市场,从低端市场开始逐步发展为全球车企。 7月,奇瑞公司在巴西投资的汽车装配厂在圣保罗州雅卡雷伊市也破土动工,该项目总投资4亿美元,汽车装配厂预计2013年9月建成投产,最终年生产能力为15万辆。 在巴西政府大幅上调汽车进口税率后,奇瑞表示高税率增加了在巴西当地建厂难度,新税法要求只有本地化生产率超过65%的汽车方可享受豁免,而这一水平在未来工厂运行的最初数年内难以企及;并指出立即执行高税率违反了巴西宪法,需要90天调整期结束后予以实施。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汽车厂商正在对巴西其他汽车制造商构成威胁,未来希望深耕海外仍然需要择机加快本地化生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