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外贸发展步伐加快,其中进口135.2亿美元,出口145.6亿美元,总值达280.9亿美元,占安徽省89.6%。“我们采取预先研判、特事特办的方式,针对地方企业的不同需求,提供海关定制服务。”合肥海关关长赵龙池表示。
皖江城市带承接转移示范区建设以来,大批企业来皖投资建厂。有的大型企业在建设期进口设备批次频繁、数量巨大、通关要求特别高,合肥海关主动提前向企业了解进口进度,加班加点进行归类、免税预审核,想尽一切办法为企业提供尽可能便捷、高效的服务。目前,芜湖出口加工区继续高速发展,合肥出口加工区进入预验收阶段,芜湖综合保税区、铜陵市保税物流中心(B型)、合肥新站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逐步开展。通过不断拓展区域通关范围,搭建了合肥通往省外的北京、上海及省内的马鞍山、芜湖等19个口岸地区的电子口岸专网,基本实现了与上海、浙江、江苏等“长三角”地区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共享。截至目前,合肥海关已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及西北部区域等13个海关实施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业务,全面推广出口分类通关改革,通关速度进一步提高。
2012年,合肥海关在皖江示范区的另一重要机构滁州海关即将正式开关,宣城海关也在积极筹备中。合肥海关将继续以支持皖江示范区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海关监管和服务,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