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报关协会组织特邀联络员交流工作经验体会
为进一步发挥特邀联络员在联系、服务会员,沟通情况,协助协会开展工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最近,安徽报关协会采取先由特邀联络员各自据实统计、汇报工作情况,再集中交流各自工作经验体会的方法,组织合肥关区11个基层海关单位和稽查处担任协会特邀联络员的负责企管等有关业务的科长,分别交流了各自协助协会开展工作的经验体会,促进了特邀联络员增强开展协会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特邀联络员围绕诚信服务、沟通协调、宣传政策、了解情况、引导会员企业规范管理、促进会员企业守法自律、帮助解难答疑等方面,交流了对开展协会工作的认识、工作方式方法和主要成绩及经验体会:
一是运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式服务会员,在服务中体现海关和协会的诚信与和谐。采取日常电话联系沟通,了解情况;主动上门走访,宣传有关政策法规;利用办理有关业务进行面对面沟通等常规方式与特殊方式相结合,如召集会员企业代表座谈和参加海关召开的有关企业负责人员会议、组织会员培训,以及当会员企业遇到有关实际问题需要帮助协调解决、出现有关业务差错或违规问题需要处理时,进行有关政策法规解读、接受会员企业咨询、解答相关疑问,帮助协调疏通、化解矛盾等,竭诚为会员企业做好服务,赢得了会员企业的充分信任和好评。
二是反映会员企业的需要和诉求,为协会工作献计献策。如根据政府机构改革、海关简政放权、职能转变的新形势,建议协会加强对会员培训的专业性和针对性,扩大培训范围,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会员单位扩大到所有涉及报关业务的企业;并按照海关业务分类和会员企业不同的进出口重点及职业院校报关专业教学的实际需要,开展分类型、分区域、针对性更强、更加专业的正规化培训,加大培训的深度和密度。为协会制定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工作提供了实际、有效的充分依据。
三是积极当好协会与会员单位和海关之间的联系人,发挥宣传协会服务宗旨和协会开展工作情况、日常联系协调、三方沟通等作用,不断扩大协会服务工作的影响力。一方面针对协会常设机构人员少、服务范围广、会员数量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利用在海关业务一线与企业接触、交流沟通机会多的条件,在做好业务的同时,既传达协会信息、通报协会情况,又主动听取企业意见、反映企业愿望,接受协会委托与企业进行互动,努力帮助企业解困克难,通过自身言行作用和影响,让更多企业了解协会、认识协会、融入协会,有效弥补了协会力量不足;另一方面针对个别会员企业对协会了解不够、认同感不强的情况,利用协会每半年和全年工作情况通报以及为会员企业服务、排忧解难的具体事例和数据,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解释和说明工作,较好地增强了协会的吸引力、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帮助协会有计划、重质量地发展会员。据统计,近两年来,特邀联络员帮助协会发展会员共100多家,会员总数(包括单位和个人)达到 270多家(名)。与此同时,建议协会采取量质并举的方法发展会员,坚持在专业报关和A类以上企业中优先选择发展会员;并在发展会员过程中,明确会员标准,建立会员资格审查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会员退出机制,对于经营管理不善、长期和严重亏损、无故不交纳会费,或多次出现严重违规、缺乏自律诚信的企业,及时取消其会员资格,让发展会员产生正面效应,并让入会企业产生荣誉感,增强会员队伍的诚信度和正能量。这些建议,与协会领导发展会员的思路密切吻合,为协会工作和建设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好推动作用。
五是为会员企业做好经常性服务。今年1-6月,特邀联络员主动约谈企业103家,接受会员企业咨询80余人次,帮助协调解决会员企业实际问题和困难14项,了解会员企业情况107次,征求听取会员企业意见、建议30余条,反映会员企业诉求7项,分4批12人次对报关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同时,帮助、指导101家企业加强规范管理,增强诚信自律,发挥了积极主动作为。
特邀联络员还提出了在海关派出工作组和出口加工区办事机构挑选相关人员、建立同样制度,以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海关“服务窗口”前移和报关事业发展需要的建议。
经验交流后,安徽报关协会及时对特邀联络员的工作经验体会进行归纳整理,对有关建议进行认真梳理,研究完善、做好下一步工作措施,巩固、提高特邀联络员工作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