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报关协会自2013年3月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立足“服务、创新、发展”工作思路,注重充分利用好“三个优势”和“八种方式”,进一步做好“两大服务”(为会员企业服务、为海关服务),不断增强协会工作动力、激发服务活力,提高工作成绩和服务效果,赢得广大会员企业的信赖、拥护和安徽省政府、合肥海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充分利用好“三个优势”是:第一,用好海关业务主管和工作指导上的优势,既积极与合肥海关有关部门和各隶属海关保持密切联系沟通,又及时主动地向关领导汇报工作,尤其是合肥海关肖力关长和贾江副关长及杨成荣副关长等关领导亲自并多次听取协会工作情况汇报,对协会重要工作、有关事项亲自参与研究、决策、部署,给予及时指导和大力支持,保证了协会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其二,发挥协会领导成员对海关情况比较了解,与合肥海关各部门和隶属海关以及对有关业务比较熟悉、掌握有关信息资源等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努力作为。第三,充分运用中国报关协会集中指导和统一协调的优势,一方面认真落实中国报关协会的有关工作部署和社会组织管理要求,带头严格自律,做到既向会员负责,又向中国报关协会和合肥海关负责;另一方面,积极与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地报关协会加强联系沟通,密切协作配合,主动参与长江流域报关协会协调合作,形成互助协作合力,为会员企业解决在各地通关中的实际问题赢得了帮助与便利。
“三个优势”为做好协会工作特别是“两大服务”增添了动力、成效和特色。
利用“八种方式”做好“两大服务”分别为:利用五种方式积极主动为会员企业服务和利用三种方式为海关服务。
---在为会员企业服务方面,本着 “三情”(热情、倾情、深情)和竭诚的服务态度与务实作风,一是做好政策服务。通过调研、走访,召开会员企业代表座谈会,宣传海关政策法规,对会员企业遇到和提出的政策法规问题及有关新政法规,与海关人员一道进行宣讲、解读;采取定期或经常寄送和发放政策宣传资料的方法,送政策上门。2013年共走访会员企业近40家,联合海关业务部门和基层单位召开各种座谈会、约谈会20余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50余份,征询意见、建议10余条。同时,利用协会网站,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引导会员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守法自律。二是坚持不懈不怠做好解难服务。始终把竭诚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作为服务的重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上旬,共帮助会员企业在上海、南京、宁波、天津、青岛、深圳等口岸协调解决通关实际问题48个。同时,以协会文件形式,向会员企业提出了要求协调解决通关问题中需要注意的七个重点事项;坚持每联系协调解决一个问题,都及时将有关情况和结果向企业反馈,做到让企业满意为止。三是及时做好咨询服务。建立了常态咨询服务机制和电子记录、台账,2013年通过各种方式解答会员企业各类政策、业务咨询110余次。四是认真做好培训服务。去年上半年邀请合肥海关稽查处有关人员对260多家会员代表进行了相关业务讲解,下半年根据报关行业发展需要,组织开展了海关企业分类管理、查验及出口加工区监管、缉私案例、税收减免优惠政策及最新规定等法律法规及业务培训,并首次进行了培训质量与效果评估;同时,积极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报关后备人才培养,安徽工商职业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去年6月份参加中国报关协会主办的报关技能大赛,再次夺得团体二等奖等佳绩。五是积极做好协调服务。主动加强与总关各职能部门、各隶属海关联系沟通,去年先后10余次引导会员企业有关人员到有关职能部门介绍情况,咨询业务,协商解决问题等。
---在为海关服务方面,围绕海关业务改革、发展和反腐倡廉重点,一是加强调研、走访,密切与会员企业的联系沟通,通过面对面交谈或座谈、宣传政策法规和海关监管规定以及服务措施、开展“报关行业规范经营,反腐倡廉、净化通关环境”倡议活动等途径,对海关监管服务与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情况或问题,如查验率和查获率偏高、执法标准不一致和违规处罚情况等进行解释、释疑,协助化解矛盾,优化执法和廉政环境。去年全年11次走访会员企业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二是通过行业自律、开展“诚信创建”活动,大力弘扬“诚信守法、崇尚专业、自律规范、务实创新”的报关行业精神,引导企业规范管理、促进守法经营,为海关监管服务和廉政建设创造有利条件、提供服务保障。三是积极配合海关业务改革,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区域通关的便捷措施和好处,组织并带领部分会员企业到上海、南京走访,就区域通关等事宜与口岸海关进行协商和联系沟通;根据合肥海关无纸化通关改革对报关协会的要求,积极跟进有关工作部署,主动做好《代理报关委托书/委托报关协议》管理系统操作培训和保障系统运行;围绕“属地申报 口岸验放”和“属地申报 属地验放”的新型通关模式,先后和分别与20多家会员企业进行交流探讨,促进属地通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