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自动化原料生产设备轰隆作响,在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灌装、贴牌、打包等生产环节井然有序,一批农药快速下线。
安徽广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农药原药及其制剂、医药中间体、光气化产品的民营企业。“去年1月,海关为我们出口到尼加拉瓜的一批杀菌剂签发了安徽省首份中尼自贸协定原产地证书,关税税率直接由原来的9%降为0,节省了近万元的税款。”该公司负责人杨俊说,“这份证书增强了出口产品的价格优势,也让我们开拓海外市场的劲头更足了。”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宣城市民营企业数量占比九成以上。为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合肥海关所属宣城海关认真落实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措施,用好“关长送政策上门”等机制,在“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企业培育,自贸协定政策宣传等方面,推进惠企政策叠加发力。
农药生产是宣城市特色产业。因农药属于危险化学品,按照传统模式需要“批批检验”。为此,宣城海关推进监管模式改革落地,推荐企业参与出口危险品海关“批次检验”改革试点。同时,实施“一企一策”“一品一策”差异化管理措施,合理设定“批次检验”周期,基本实现生产、申报、放行1日内完成。
此外,为破解通关堵点,宣城海关进一步指导企业应用各类通关便利化措施。位于宁国市的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措施,在报关、报检、税费支付等业务“一站式”办理基础上,进一步节省了通关时间和人力成本。企业出口欧洲的订单平均通关时间从原来的2天压缩至4小时,物流成本降低15%。
2024年,宣城市民营企业进出口235.5亿元,同比增长25.5%。
(张智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