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国门时报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本报通讯员 许 悦 孙 昊 李致远 张 琨 王琬琦
日前,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包装基地,经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安庆海关联动监管,48套江淮新能源汽车配套的锂电池启程发往海外。
“以往在合肥拆分后的锂电池,需返运产地安庆完成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才可以出口。如今能在合肥就地实施鉴定,光运输环节就节省了7天时间。”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务经理刘向红说,“预计每年能减少运输、堆存等成本近200万元。”
“一辆新能源汽车及配套锂电池出口一般涉及生产、装配、拆分三地。动力锂电池组属于危险货物,生产企业需按照相关规定向产地海关申报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鉴定合格后才能出口。”合肥海关商品检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此次出口为例,车身及配套锂电池均在安庆生产,装配检测完成后运至合肥总部进行拆解并分别包装。如果是改革前,单独包装的汽车电池仍需运回安庆鉴定,势必增加电池在途安全风险、运输时间、物流成本,造成一定损耗。
为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开拓国际市场,在合肥海关统筹指导下,庐州海关对接安庆海关,在安徽省率先试点出口锂电池“分箱发运”联动监管新模式,即将车身与锂电池拆分后分别发运出口。在新模式下,拆分后的锂电池无需复运回产地进行危险货物包装使用鉴定,而是先由安庆海关进行单证审核,庐州海关就地顺势实施使用鉴定,合格即出具《出境危险货物运输包装使用鉴定结果单》,企业可从拆分地直接发运出口。
锂电池监管模式创新是合肥海关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生动缩影。开展学习教育以来,合肥海关坚持开门教育,在网站主页、各隶属海关报关大厅、办事窗口等及时对外公布意见建议征集方式,畅通监督渠道。召开促进外贸稳量提质企业座谈会,就进出口环节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对海关工作的意见建议等进行交流并现场回应。关党委以身作则,推动各级党组织常态化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坚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精准破解困扰外贸企业的堵点、痛点问题。
前不久,针对调研发现的县域企业办理电子口岸卡“路程远、成本高、时间长”的问题,合肥海关所属阜阳海关推动安徽省首个电子口岸合作制卡代理点落户阜阳界首。
“以前办理电子口岸卡,就算去最近的阜阳合作制卡代理点,来回也得1天。通过网上提交办理申请再邮寄耗时更长。界首设立电子口岸合作制卡代理点后,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办卡了。”安徽侨海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大伟说。
据了解,该电子口岸代理点可与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合肥分中心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从企业申请到合肥分中心审批,再流转到代理点制卡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理模式,单次业务办理可为企业节约时间、人力、交通等成本1000余元。
合肥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工作理念,出实招、求实效、务实功,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的工作效能,全力支持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改革开放新高地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
|